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建構時光機器

Jack Snell/Flickr
擔任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EPFL))數位人文實驗室(Digital Humanities Lab)主任的 Frederic Kaplan博士,帶領實驗室團隊應用於人文相關的研究。他在TED演講中分享最近從事一個稱為威尼斯時光機(Venice Time Machine)研究的內容, 這個計畫試圖典藏紀錄過去1000年來,與威尼斯歷史相關的約80公里長的文獻。這個計畫的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可以將上述典藏內容,地圖化並且可以搜尋的資訊系統,例如可以在Google Map上栩栩如生地呈現過去1000年的威尼斯歷史。

 
這個由由EPFL與威尼斯大學共同合作的計畫,是要探討可否建立已經逝去的Google Map,可否重建過去的社群網絡,換言之是否可以建立時光機。要將過去1000年來的文獻資料數位化,需要大量的文件與熟知這些文件的傑出領域專家。此計畫預計以10年的時間將約有80公里長度的文獻典籍,全數進行數位化並且編列索引,以及萃取當中的意義。他們規劃每天數位化450冊典籍,也預估可以由這些典籍中萃取100億個事件,這些事件可以告訴我們在1321年時誰住在Palazzo,或是在1434年時在Rialto的一條海魚需要多少錢等。他們也預計依據所擁有的航海途徑資訊,建構一個地中海的模擬器。然後嘗試在Google Map或是類似的地圖系統上,呈現某一個區域以時間軸為依據的動態資訊。
主講者以稱為資訊蘑菇的圖形來表示創世紀以來數位資料的數量,由表示圖形看出來確實是有蘑菇的樣子,但是若是將文史典籍數位化,以及透過模擬方式數位化,則這個蘑菇狀換變成類似三角形,換言之可以豐富歷史所呈現的內容。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重要的部分不是數位化,而是如何將這些數位化的資料變成資訊,可以進行索引、搜尋、與編輯等。特別是在文獻的年代解讀更是大工程。這個是一個跨領域且需要眾多專長人員投入的計畫,主講者也點出這個計畫的最大挑戰,是如何處理整個計畫執行過程中,每一個步驟執行的品質、量化、與表達時,所存在的不確定性與不一致性。因為 Frederic Kaplan博士是人工智慧領域專家,所以在演講中也提出一些應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處理上述問題的可能途徑。
資訊時代,俯首可得的數位裝置都是可以用來建構未來時光機器的裝置,每一個時刻瞬間變成歷史,站在同一個地點,時刻都在改變,前一瞬間的未來變成這一瞬間的現在,然後下一瞬間變成過去。用影片是最能呈現時光機器的方式,但是就浩瀚的時間長河中,一般人比較關心的是事件。例如一個人站在一個定點30分鐘文風不動,則雖然這30分鐘可以化成無數個瞬間,但是就紀錄來說,它就是一個事件一個人在這個地方站立了30分鐘。若是這其中有一隻蚊子飛進來,停留了5分鐘,然後又飛出去。那就多了幾個關於這個蚊子的事件。因此需要一個可以捕捉事件然後取得影像或是相關資料的裝置,Microsoft的SenseCam其實就是嘗試要做這個事情。
人生紀錄多年來一直都是一個研究議題多,自己投入這個議題的研究也有幾年,這期間也有一些實際的小成果出現,不過今年(2014)開春在CES展上大放異彩的穿戴式裝置,將會為這個領域的研究注入非常多的幫助。
主講者最後提到,這是一個對於人文的典範轉移(paradigm shit),而且需要培育"數位人文"新世代,以迎接這個典範轉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