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9日 星期四

走讀清水溝營林地

 楔子

今年節氣立春的隔日是代表春節尾聲的元宵節之日,與登山嗜健客的夥伴以走讀山林的方式走春。

不同於去年走讀範圍都是在大安溪以北區域,屬於東北季風影響範圍,此次走讀區域位於濁水溪以南,屬於西南季風影響範圍,此時這個區域東北季風鞭長莫及,西南季風尚未現身,整個區域呈現一幅冬季乾燥的景象。前幾天媒體就不斷提醒,這幾天會變天下雨,寒冷的冬季又下雨,不僅掃了走讀的興致,也增加行程的風險。台灣媒體大都位於北部,因此都是以北部觀點看台灣,媒體的下雨報導若沒有全台這個前置詞,基本上是說北部,查看氣象局的詳情後確實如此,濁水溪以南應該仍是好天氣。走讀清晨特別查看雷達迴波圖,可以看到北部一大坨五顏六色的塗彩,最下緣僅及台中的上緣,看來卻如前幾天的預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沒人說得準也管不著,出門仍雨具與防水措施一應具全。

走讀行程

根據前輩的資料與夥伴規劃的行前資料,從停車處來回約23公里,其中林道佔16.6公里左右。自己查看規劃的軌跡,應該是阿里山脈的最北端區域。

走讀的四座山頭基本上掛在三個林道上,依序走一段林道後岔出往目標山頭,退回岔出點,再繼續前進,最後一座山頭走畢,預計退回林道後沿原路一路踢回永興宮,很幸運中途搭便車,少踢一段林道。

三個林道分別為:

  1.  坪林林道:7.5公里
  2.  線浸林道:12公里
  3.  線浸林道支線:2.5公里

走訪的四座山頭依序為:

  1. 馬路麻山,台演2號,1232M
  2. 線浸山,台演5號,1304M
  3. 半天窟山,1268M
  4. 樟湖山,台演8號,1389M

第一次看到台演x號三角點稱號,夥伴告知「台演」是「台灣演習林」的縮寫,是實驗林的日據時代稱呼。

隨興式的走讀,從早上7點半左右出發,回程搭約6公里便車,大約4 點左右回到出發點,是一個不算太硬斗的安全行程。

中途搭便車,可以提早一個多小時回到停車處,因而可以外掛一個附近的牛轀轆山。距離上坪林永興宮來回約1公里餘,若不耽擱半小時內可以完成。

徒步於林道與非人為舖面的自然路面各有優劣。林道即便受損,也較為平坦方便行走。但林道主要是讓車輛通行,通常需繞行比較遠距離。非人為路面比較有登山健行的感覺,但也因路面原始,各種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危險性較高。此次走讀的路線是相對安全的行程,林道完整,車輛均可正常通行。岔出林道來回山頭的山徑路況也不錯。只是某些路段陡峭,沒有充足的植被覆蓋,雨季時期可能有濕滑的危險性。

整個路徑的詳細軌跡與地標,網路上可以找到不少參考資料,在此不贅述,僅記錄走讀過程中與後的紀錄與心得。

生態觀察

有別於夏季的生機蓬勃熱鬧非凡,冬季期間步道的特點是靜謐,萬物似乎皆處於修息養生的階段。徒步在林道外的天然小徑,很多時候腳步聲是最大的環境聲音。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靜靜地往目標前進,內心反而更熱鬧。這種氛圍下,最適合沉思,而且途經的周邊景物,似乎更容易激盪思緒與念頭,換言之容易出現頓悟的境界。


這次遇到兩種最耀眼的生物分別為台灣山薑果實與白耳畫眉,兩者其實都不輕易示人。山薑果實低調地長在莖幹最下方,白耳畫眉則是高高棲息在濃密的枝葉間。然低調仍不掩其誘人之特點,台灣山薑深紅色肉質胞壁鑲嵌黑色種子非常亮眼,白耳畫眉則是展現其悠揚悅耳的鳴叫聲。步道上眾多的其他生物也提供學習與賞心悅目的服務,讓走讀增添樂趣。

每次走讀總是會有想認識但不得其門而入的生物,特別是植物。走讀過程雖然仔細觀察研究,結束後也費盡苦心查詢,很多時候仍無從得知其身世。雖然沒有結果,不代表沒有收穫,有時候答案會橫空出世般突然間出現在眼前。

2020年元旦在大雪山的鞍馬山東北峰在充滿鐵杉倒木,比人還高的芒草間披荊斬棘尋找前往三角點路徑途中,發現一株果是很特別八角型的植物,而且枝葉感覺特別綠,但說不出有何不同點。特別拍了不少影像,準備回家後查詢。離開三角點回到小雪山步道往小雪山遊客中心途中,再次發現它的蹤影,也發現看似成熟的果,顯然這種植物在這邊似乎很常見。回家後便忘了這件事。無意見看到一位植物學家介紹這棵樹的影片,立刻想到三年前往事,找出相片比對,確認它是「昆欄樹」。在心中擺了三年,竟然還可以一眼看出它的身影,還真不是普通的用心。

舉尾蟻

走跳郊區,不時可以見到樹上掛著黑色類似橄欖球的物體,這是舉尾蟻巢。看過舉尾蟻圖片,但從未見過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因為他們都是高高在上,且平常都是位於蟻巢內。接近半天窟山前,一株倒下的樹木上頭剛好有一個蟻巢,未見到舉尾蟻在外頭,用樹枝稍微戳一下,看到蟻群傾巢而出好不壯觀。老花眼很難清楚觀察,只好用影像紀錄事後再查看。

查看拍攝的畫面,果然看到蟻尾往上翹的模樣,真是非浪得虛名。以前一直以為黑棘蟻就是舉尾蟻,不久前才知道錯了,這次終於可以親眼目睹。

回程經過時查看蟻巢,已經恢復原先的平靜,只剩幾隻舉尾蟻在外頭遊蕩。還好剛剛戳一下造成的擾動已經平息。

台大實驗林

只知道溪頭與新中橫某些路段是台大實驗林範圍,不知道今天走讀的區域也在其勢力範圍內。

從台大實驗林管理處網站得知,實驗林位於濁水溪以南,玉山以北,阿里山山脈稜線東邊,橫跨鹿谷、水里、信義三鄉的狹長地帶,今天走讀的區域屬於清水溝營林地範圍。走讀過程在某處林道旁看到一面1980年3月豎立的看板,上頭清楚標註此地為:清水溝營林區造林地,確實如此。

資料來源:台大實驗林管處

走讀過程發現一些常見的土地界標,很納悶這不是台大實驗林範圍嗎,怎麼會有民間使用的土地界標?猜測可能是該走讀的區域位於實驗林與私有土地範圍,抑或是民間承租實驗林種植經濟作物,此為標註租借範圍之用。了解後得知用途為後者。實驗林的利用情形,天然林、人造林、契約林與被開墾耕作等其他用途分別約為28.8%, 31%, 20%, 20%。契約林地是為了杜絕濫墾並兼顧百姓生活而設置,規定墾殖範圍內70%必須造林,30%可種植經濟作物。

查看整個林區地圖過程,看到一個熟悉名稱:風櫃斗山,不只因風櫃斗賞梅而熟悉,更因為走讀過程夥伴提到這座山,海拔大約1450公尺,可以列入走讀名單,抑或是建議夥伴今年走讀行程是否設定在台大實驗林範圍。

走讀雜思

竹林假人vs稻田稻草人

岔出林道往第一座山頭不久,剛進入孟宗竹林,前方夥伴驚呼一聲「差點被嚇到!」抬頭一看是一個是採立姿,頭戴鴨舌帽,上半身穿上衣下半身著長褲彷若真人的假人,遠遠望之還真像,若光線昏暗會更逼真。第一個念頭是有人惡作劇,擺設這個道具嚇人。行進不久再度看到另一個假人,不對勁!肯定有用途。明白了,是嚇唬盜採竹筍的假人,等同於稻田間嚇唬麻雀的稻草人。

有金黃色帶毛外殼的冬筍,必須在筍尖還沒冒出土時就要掘起,筍農通常利用大清早到竹林查看採收。上次跟夥伴走讀鳶嘴西陵,途中遇到不少人拿著麻布袋採收大雪山孟宗竹林的冬筍。盜採者想必得趁著月黑風高的夜晚出勤,降低被逮的機率。可以想像盜採者捏手捏腳地潛入,剛踏入竹林猛然看見眼前的人影,肯定沒嚇破膽也可能濕了下檔。

不過時間久了,對於慣竊或事先勘查地形者,可能就沒啥效果。倒是嚇到了初次來此的登山客。

騰檳榔換咖啡

台大實驗林範圍周邊是檳榔種植的主要區域,走讀過程確實看到不少檳榔園。不過檳榔園不再只是單純的檳榔園,林下會種植其他作物,沿途觀察主要是咖啡與香蕉。檳榔曾被認為是土石流的元兇,吃檳榔也是導致口腔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種植檳榔曾經受到很多的質疑。但在農民眼中它也是一種養家餬口的經濟作物,有些時候甚至比其他經濟作物產值更高。要種植農民全數砍除有困難度,採取這種漸進式騰籠換鳥,更精準說詞為騰檳榔換咖啡,是雙贏的做法。

根據觀察咖啡樹已經達可以採收的階段,或許爾後有機會再來,已經全數換成咖啡樹。檳榔種植面積若顯著減少,假設吃檳榔人數沒有降低,量少價高,應該可以降低食用人數或吃的量,這也是可能的好處之一。

走讀過程見到跟檳榔相關的趣事。離開上坪林聚落不遠處,林道旁邊一處檳榔園掛著一幅很有意思的看板,其內容為「以前和以後有偷我的菁仔、咖啡,會受上天的報應及處罰。再偷者,送警法辦,絕不原諒。(全天監視錄影中)」,還署名,顯然是被偷怕了,也對偷竊者恨之入骨。

看到路旁種植的咖啡樹,跟大家分享喝一杯咖啡需要40公升的水。其實Tony Allan教授的《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 生活事物背後的虛擬水》書中提到煮一杯咖啡需要140公升的虛擬水。該數據參考UNESCO-IHE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水教育學院,在2003年所提出之一篇42頁的報告,報告名稱為"一杯荷蘭咖啡所需要的用水量",這個是有關於水的價值之系列研究報告的第十四篇報告。這篇研究報告的目的是要探討在荷蘭地區,喝咖啡需要用到的水量。另一方面也要喚醒大家了解自然資源利用的形式,可能的影響面相。

這篇研究報告結論的最後一段很有意思,喝茶可以節省非常多的水資源。就一杯容量為250 cc的茶葉而言,只需要34公升的水,大約只有咖啡的1/8。因為一杯125cc的咖啡虛耗掉140公升的水,而250cc的茶只需34公升,所以是1/8。

看到檳榔林下種植咖啡樹,若種植茶葉也適合,就水資源的觀點來說,種植茶葉可能會更恰當。

牛轀轆山

回程搭便車省踢6公里林道,省下不少時間,得以探訪位於停車處永興宮附近的「牛轀轆山」。聽到「牛轀轆山」感覺好有鄉土感,特別是在郊區。依據維基百科條目的說明,牛轀轆來自布農語Bubunlu,是水里鄉傳統地域名稱。由參考資料得知,與Bubunlu最後兩個字母顛倒的Bubunul,布農族語表示該地為「下雨就積水一放晴就乾,這種忽積水忽乾的凹地」。

透過谷歌地球探訪該處地形,陳有蘭溪在此處的東北角匯入濁水溪後,往北流約一公里,呈垂直左轉往東繼續,約1~2公里的短距離,再度朝偏北的方向往下游。因此此處是河道劇烈變化之處,且陳有蘭溪水匯入,若洪水期間,很容易就會淹水。岸邊的低地屬於平坦的小平原,放晴後水流進河道,可以很快退去。確實如布農族語所代表的意涵。

音譯可以有很多的字可以選擇,為何會選「牛轀轆」?當地文史工作者或許知其原由。

依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釋義,「轀」是古代可供臥息之車,單字「轆」沒有釋義,但「轆轆」形容車行聲,「牛轀轆」或許可以稱為牛車行駛中發車的聲音,或發出車行聲的牛車,總之跟牛有關係,感覺也頗為貼切。

「牛轀轆山」海拔雖然不高只有754公尺,卻有極佳的展望。從永興宮到三角點,不到一公里距離徒步僅需1~20分鐘。這個地方似乎屬於私人所有,但可以到三角點位置。

大片竹葉變黃

前往牛轀轆山途中,遠眺對面山區,看到一叢叢黃色點綴滿山頭,直覺認為是山區最常見到的無患子黃葉,但形狀似乎有些出入,而且無患子的數量好像也沒那麼多。雖然相機倍率很高,但距離太遠且能見度不太好,模糊的影像很難判斷到底是何種植物。

離開永興宮回水里市區途中,從路旁竹葉的顏色判斷,方才見到大片的黃色是竹子。好奇特的景象,未曾見過大面積的竹葉變黃色,直覺認為竹子是否開花後即將全部死去?

這個念頭來自於一年到頭看到的竹子都是綠意盎然,也因此竹子可以充分進行光合作用,讓其快速成長。通常竹子會出現葉子凋零是開花的因素。

探究後得知這是老葉凋落換成新葉的過程。竹子度過寒冷的冬天,準備發筍前葉子會大量掉落,暫時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讓竹筍可以快速順利生長。換裝的速度很快,不需多久又出現綠意盎然的模樣,稍不留意便無從察覺。

台灣常見的刺竹一年更是會出現兩次換葉,一次是此刻的冬末,脫落老葉換上新葉,讓製造養分的光合作用有最高的效率。另一次為進入旱季的初秋,換上防止水分流失的保命小厚葉。

往後兩天分別在石岡壩與豐原郊區發現大片竹葉變黃的景象,確認這是竹子的常態。奇怪走了千百遍的山路,對於這種景象竟然視若無睹,還得它處的竹子提醒。人總是忽略近在眼前的景象,留意到遠處相同的內容。

簡易辨認步道的小常識

回程一路下坡踢到線浸林道支線終點,接回線浸林道約9.3公里處,切換成有相當坡度的上坡,而且有將近2公里長,這是不討喜的行程,體力大量消耗後的回程,通常希望是一路下坡或平緩路面。稍事休息整理好行曩,打起精神迎接長上坡的洗禮,有了心理建設而且有伴同行,節奏穩定的踏步前行,倒也還不覺得累。

剛剛休息時,大夥還打趣詢問是否那位行行好,把車開過來讓其他人可以少踢這8公里的路程。開步走就沒有懸念。

踢了將近2公里,在某一個叉路點前,看到左彎往上較陡的路迎面駛來一輛小貨車,另一個岔路是直行的緩上坡。兩條路都往上,較陡的叉路有車駛來,較緩的路面順暢,直覺準備往緩路方向前行,在岔路口剛好跟該輛車交會。駕駛詢問走過來的方向是否為線浸林道,以肯定的答案回覆,然後頭轉向準備前行的叉路,舉起手指向該岔路,並告知那邊往坪林林道。

駕駛面露狐疑的模樣,再次確認林道名稱,自己也以相同的內容回覆。駕駛的回答令自己嚇一跳,他駛過來的方向就是坪林林道,這表示自己指出錯誤方向。自己其實也不確定哪邊才正確,他們的說詞可性度肯定較高,因而回到可能正確的路上。此時同行的夥伴詢問駕駛,是否會開回坪林林道,得到肯定回覆,再追問可否搭便車,也是肯定,這個節骨眼真是及時雨。然感覺沒有多踢點林道,多看看周邊的生態說不過去,因此先行繼續往前徒步,但又擔心誤入歧途,走起來有些忐忑不安,看到每500公尺豎立的里程樁才安心,這一走多踢了半公里多,也多欣賞步道旁的生態。

搭便車回到停車處,好心人告知他們是做工程的,對於山區步道的設置非常熟悉。針對剛剛自己可能誤入歧途的情形,他告知兩個辨認的方法。首先是步道或林道都會設置截水溝,在山區行進若發現走在沒有截水溝的岔路,有可能是歧路。其次是適當的距離會設置里程樁,一般是500公尺。知道里程樁的事情,截水溝的事情倒是首次得知。

真是一趟舒服的知性走春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