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街,等候紅綠燈期間看到路旁中華電信交接箱上頭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人不是生下就是天才,而是逐漸成為天才— 西蒙·波娃」。
查詢後得知西蒙·波娃是擁有眾多頭銜的法國女性哲學家,有非常多的著作,跟這句名言類似的另一句話「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讓她成為女權主義代表。
電信交接箱也算是一種不討喜的路上障礙物,中華電信美化箱體,並題上出自名人的激勵人心話語是一舉兩得。「天才不是生而為天才,而是逐漸成為天才」,具有激勵人心的作用,鼓勵人們只要努力就有成功機會。若改為「成就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逐漸努力而得」,不需要名人背書,可能會更接近真實。
說實在話,天才還真需要天生,後天是培養不來的。自己非常肯定窮一生之力,都不可能有名垂千史的眾數學天才,或任何領域先驅的成就。天才兒童的英文字是gifted child,讓兒童成為天才的能力是天賦的,是上天的禮物(gift)。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電影中,麥特·戴蒙所飾演的年輕人威爾,聰明絕頂卻叛逆不羈四處遊蕩,在MIT擔任清潔工,卻可輕易解出獲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費爾茲數學獎得主教授困擾的難題,聽到教授說出不中聽的話語,二話不說把解出的內容燒掉,這位藍伯教授趕忙撲滅燒掉大半的解題紙,並說出「我常希望不曾遇到你,那樣我將能每晚安然入睡,我不用惦記在外頭有個像你這樣的人,我只是不忍心看你揮霍你的天賦。」。威爾就是不折不扣的天才,只是被發掘後還一副蠻不在乎的模樣,或自己埋沒而已。當然上述是電影情節,不過天才就是天生的事實就是如此!
昨天剛好看到也是數學天才,兩位知名中國數學家之一,真正費爾茲數學獎得主的丘成桐教授,2023/4/7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辦的浦江科學大師講談中發表,《中國數學的現狀與未來》的演講,他從牛頓以降,詳細介紹幾位歐美日開創眾數學領域的天才型大師,這才是可稱為天才之人,不知道這些天才為何會有這種才能,可以解這些簡直是天馬行空的問題。
享101歲嵩壽的美國前NASA科學家凱瑟琳·約翰遜(Katherine Johnson),也是一位數學天才,獲得包括總統自由勳章、NASA 團體成就獎、國會金質獎章等無數獎章,NASA也以她的名字命名兩所機構建築。五年前搭乘飛往歐洲的班機上,首次見到以她在NASA參與首度將人送上外太空任務的真實事蹟,改編的少數關鍵(Hidden Figures)電影。1960年代美蘇冷戰期間,雙方互相競爭,誰可以先將人類送上外太空誰就是強者。美國為了這個任務成立知名的NASA,邀請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與數學家加入團隊。
那個年代也是美國對於有色人種,處於排斥與隔離的時代,非白種人在各方面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然而有色人種的智力與才華並不亞於其他人,因此在太空計畫的團隊中,也有幾位傑出的女性理工專業人士,不過他們在各方面還是受到排擠。然而在其中三位傑出的女性的努力不懈付出下,終於得到白人同僚的肯定,而他們的付出也確實對於整個太空計畫,提供很重要與關鍵的貢獻。
這部片子最經典的內容之一,是即將駕駛太空船首航太空軌道的太空人格倫上校,在一次任務會議中,目睹凱薩琳神乎其技的推演降落地點過程,而對於她產生十足的信任。
美國在蘇聯成功送太空人上地球軌道後,立即卯足全力追趕。經十次失敗後,格倫上校將駕駛,裝載在水星擎天神6號火箭之上的友誼7號太空船,繞行地球軌道數圈,若得以成功,將是首位進入太空軌道的太空人。
在發射前一刻得知IBM前後兩次計算出來的飛行數據不一致,需要確認重返大氣層的關鍵座標,使得任務面臨風險,而有可能取消任務時,這位任務失敗時肯定會犧牲的太空人說出,請凱薩琳確認這些數據,如果她說數字沒問題,他就出發。最後也根據她的計算結果,成功完成飛行任務,開啟美國後續的太空霸業。電影中的凱薩琳大半時間,都是以她那個有點滑稽又可愛的步伐跑步,增添本片在嚴肅之餘的笑點。若她出生在蓄奴時代的美國南方,她的數學天才得以發揮的機會微乎其微。
回國班機,又看了一部根據印度最偉大數學家之一的拉馬努金(Srinivasa Ramanujan)真實故事改編的《天才無限家》(The Man Who Knew Infinity)影片。拉馬努金的老婆說他愛數字更甚於愛人,他說萬物都存在著模式,模式在數學上就是公式,他可以使用直覺的方式,直接寫出數學公式。
曾經有一則報導談到,2016年Google, FB等巨頭觀看拉馬努金紀錄片後,紅著眼眶離開。當時是甚麼樣的時代,一個千年難得的曠世奇才,卻因為世俗種種的偏見與傲慢,讓他英年早逝,讓這個世界失去可能為人類做更大貢獻的天才。
拉馬努金去世前8年出生的電腦之父圖靈是另一個例子,他們的腦袋瓜子不知有何神秘之處,可以有此突發奇想,拉馬努金尤其傳奇,根據他的自述他所寫的內容都是他心中的神,透過他這個人傳達出的知識。大多數人特別是三一學院的學者對此嗤之以鼻,包含發掘他的伯樂哈代都有這種想法。拉馬努金詢問哈代是否相信他的說詞,若他真的是朋友就要相信他的說詞。哈代或許真的是拉馬努金的朋友,但對於這種說詞仍有所保留。為何說或許真的是朋友?當時印度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哈代對他可說是英雄惜英雄,而且哈代多少可以沾光,這是真的!至少若不是拉馬努金,連數學界圈外人都說不上的自己,肯定是不會知道哈代這個人。真正的朋友不會在病入膏肓才知道,而是早早就可以關心介入,即便是無可避免地染上當時的不治之疾,至少可以多活個幾年。這是題外話。
就是三不五時會出現包括上述在內的這種天才,才會讓人類在科學上,可以得到重大的突破。所以個人愚見天才是無法逐漸養成的!
「仙人拍鼓有時錯,跤步踏差啥人無?」,一代文學與哲學巨擘,也有可能提出有出入的觀點,一介草民的自己,還是相信天才是天生gifted的,後天是打造不出來的,頂多提供環境讓天才的天份得以顯露與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