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7日 星期二

端午後走讀加里山

 時程:

AM05:10從家裡出發
AM07:00在接近登山口前岔路處,發現往登山口路段被封,道路兩旁無法停車,準備停到下方私人露營區處。遇到一位騎機車的長者,稍後得知是鄰長告知,可以停到另一岔路上方不遠處的茶廠,可以容易銜接登山口。確實如他所言,花一百元停在安全的私人空地處。
AM07:08出發
AM07:20登山口起登
AM10:05抵達三角點2200M
AM10:50離開三角點
PM13:20回到登山口,等候友人回到登山口。
PM14:10離開
PM16:00到家
根據軌跡紀錄器的資料
從茶廠到三角點 總里程為4.08KM,費時2:55
三角點回登山口 總里程為3.41KM,費時2:50
海拔落差1433M ~ 2200M
步道紀錄
從登山口出發,在0.1K處往右邊岔出。在0.5K處橫渡風美溪。林相由純柳杉林成為柳杉林混雜原始林相。
前些日子顯著降雨,水量雖非湍急但也不少,穿著便鞋渡河時打溼。可以想像強降雨中或後,雖然橫渡路線架設繩索,仍可能稍具危險性。
沿途可以聽到風美溪的水聲,中途經過幾座小木橋。大約過了1.5K後水聲消失。回程接近這個路段時聽到水聲,還以為是下雨聲,虛驚一場。
大約在1.7K處,地勢平坦可以看到廢棄的鐵軌,這是舊時台車軌道的遺跡。
1.8K處的避難山屋,不論是量體大小或維護狀況而言都算不錯,很難得在中級山的步道旁有如此的設施。這應該是舊時的辦公或住宿處所改建的。
大約過了2.5K後漸漸地出現次生林相,不久便開始整個步道最艱辛的巨石區,伴隨展望佳的觀景處。
巨石區不少路段需要使用人工架設的繩索與腳踏點,不過基本上還算安全。
整個步道除了最後的巨石區外,大致維持20~25%的坡度平緩上升,不會有突然陡升或經過鞍部的情形。而且除少數路段使用木階梯外,大多是原始的路面或樹根。也因此若遇到下雨或潮濕季節,路面容易濕滑,這是需要注意之處。
沿途偶爾可以見識到露出清晰年輪的樹頭,也看到鋸斷為適當長度的樹幹放在周邊。沿途看到的柳杉,台灣禁伐已經有好幾十年,有些已經有相當的胸徑,應該是很早就種下的造林樹木。

步道標示

步道500M豎立一個典型的木頭里程樁。
另外,每100M會在樹幹的適當位置貼一片黃色菱形反光片,上頭書寫三位數的阿拉伯字,該數字為所在地點的里程數,例如005表示為0.5K,030表示3.0K。另每50M,也就是在兩個有數字的黃色菱形標示牌之間,會在樹幹適當位置貼上一片黃色菱形反光片,作為步道指引用途。
某些地方也會豎立大約2公尺高的方向與距離指示牌。指示牌所標示的里程與木頭樁的標示有些微落差,這倒是沒太大關係,里程只是一個參考數字罷了。
危險路段
原始地表容易受下雨或其他因素影響而變化,維持原始面貌的自然步道亦然。當出現這種可能讓徒步發生風險時,該段步道便須放棄另闢替代路線。
某些路段或許山友認為之字形爬升太慢,便以截彎取直的陡峭捷徑取代。陡峭路段人來人往一段時間,又經大雨沖刷濕滑容易發生危險。
林務單位在這些位置均會設置柵欄,提醒健行者不要使用有危險的路段。很不錯的提醒。
艱苦路段
長度大約500M的巨石區路段,讓人有永遠走不完的感覺。回程遇到反方向往三角點的山友,通常以「還多遠」替代問候語,有一位看似幾乎虛脫的女山友,甚至詢問「可不可以放棄」,回答她妳「如果放棄會很遺憾」回覆,因為她距離三角點已經不遠。
在巨石區前一座長木橋處,遇到第一對返程的熟齡山友,很熱心的告知今天三角點的雲海與景色真美,不要停留趕快上去。
聽他們這麼分享,趕緊加快腳步。才走沒兩步路巨石區的第一個大石面出現在眼前,後頭的路段根本快不得。走跳這種路段最佳的策略是心平氣和安步當車地推進,越急會越累速度反而更慢。

過了10點抵達三角點,確實是少見的中級山三角點展望,晴朗的藍天搭配朵朵白雲真是美不勝收,可惜部分區域已經被快速上升的霧氣壟罩,出現所謂的白牆。
聽其他在三角點的山友閒聊,得知登加里山最好在10點前到三角點,比較有機會看到雲海。
雖然沒見到全部美景,也算是差強人意了。

可愛的登山裝扮
氣喘吁吁抵達三角點前,聽到吵雜的人聲,一股不喜的情緒立刻湧出,本以為這麼早不會遇到人,沒想到這裡真的這麼熱門,真是應驗「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三女一男的身影出現在三角點,一如以往東躲西閃,找個角落拍照觀察等候他們離去。
沒想到他們很熱情地打招呼,幫忙他們拍照。完成後禮尚往來,也請他們幫忙。
終於可以觀察周邊的景色與生態,可惜部分區域霧氣已經快速上來。
不久察覺他們拍了不少照片的位置,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拍照點,請他們再幫忙補拍。
此時那位男生說:這位大哥很特別很可愛,一定要跟他合照。
本以為他只是說說,還真的湊上來用他們的手機拍了一張合照,估計是好笑的鏡頭。
查看他們幫忙拍的個人照,明白那位男生為何想跟自己合影,還真是有點可愛。
滿佈滄桑的臉孔,搭配髮量稀疏的短白髮,穿著贈品模樣的有領T卹,搭配一件不是登山穿著的老舊卡其褲,足登便宜的便鞋。胸前掛一個應該是淑女使用的桃紅色肩包,標準歐吉桑,或有點阿達的歐吉桑裝扮。
這身裝扮出現在夜市街頭還比較恰當,看起來真的是很可愛,難怪他會那麼有興趣。
完全不在意自己這幅模樣,只要不涉及安全問題也不會不舒適就好。
好玩!

追蹤師的模樣
從停車處出發,一路上沒遇到其他健行者,非常喜歡這種感覺。
大帥也禮讓自己先行,為了不驚擾可能突然遇到的生物,徒步的速度不變但刻意放輕腳步,盡可能不發出聲響。
過了1.8K避難小屋不久,隱約聽到前頭似乎有人聲,壞了,生物早早察覺人聲徒步聲,老早就避開。雖然想刻意邊等大帥邊跟他們保持距離,或許短暫之間生物又回到步道邊緣也未必。
無奈腳程有些差距,終究還是追上且超越一對青年男女。步道在這區域似乎有些混亂,林管處刻意豎立幾個告示牌,標明某條岔路不通,但不是特別清楚,偶爾走了幾步才察覺有誤改走正確路徑。
擔心大帥在這區域誤入迷途,在某一位置停下等候,這會兒又讓這對年輕人超越。
接近時互相打招呼,其中一位年輕人說:「大哥的腳步好輕喔」!回答她:「想要拍鳥,因此刻意放輕腳步」。
他們也似乎停下來休息,閒聊幾句後,突然問他們是否認識耳邊傳來的鳥叫聲,得到否定答案。
告知這是白耳畫眉的聲音,稍微說明白耳畫眉的外表特徵。它叫聲好聽,從進入登山口開始,沿途都可以聽到它們的聲音。
他們晚幾分鐘抵達三角點,從人滿為患的三角點辨認出自己的身影後,很興奮地告知剛剛看到白耳畫眉,特徵確實如所述,而且它正在吃抓到的蟲子,真是很幸運,也可說孺子可教也。

蜜蜂或蒼蠅
很喜歡最近電視兩則很逗趣的廣告,「畢兒綠茶」是一個從外表與名稱就是標準的啤酒,但內容又不是酒精飲料。兩則廣告以教官與臨檢人員最後「畢兒綠茶」到底「是啤酒?還是綠茶?」的搞笑模樣收尾。
為什麼談到這則廣告?在三角點以為看到一隻蜜蜂,事後才知道是一種蒼蠅,所以「啤酒或綠茶」改為「蜜蜂或蒼蠅」!
在三角點追拍兩隻星鴉捕食午餐過程,發現邊坡正下方不遠處一株小灌木,一隻蜜蜂不時過來停棲一會兒,樣子很可愛。海拔2200公尺可以看到蜜蜂,也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
利用追逐星鴉空檔,偶爾捕捉它剛好停棲的身影。陽光非常充足,所處位置也適中,因此可以拍到一些還不錯的畫面。
只是感覺有點奇怪,這株小灌木上頭沒有花朵,蜜蜂為何會過來?
而且根據了解,蜜蜂很少會靜止停在花叢間,而是很辛勤地穿梭在花叢間採蜜。即便是停下來,也是不停地採蜜,彷彿要讓身體裹滿花粉般。
不過正忙於捕捉周邊所有感興趣的內容,沒有心思繼續思考這件事。
不久,這隻蜜蜂剛好正面朝自己,可以更仔細觀察。
查覺到它一個很特殊的動作,兩隻前足互相搓,好奇怪的動作,這不是蒼蠅才有的行為嗎?真的好奇怪!
雖說在正下方,其實也是有段距離,陡峭邊坡不可能更靠近,所以根本看不清蜜蜂的細節。
檢視取得的畫面才發覺,它像蜜蜂般3條寬黑色帶橫跨黃褐色背部,有許多黑色刺毛,這不是蜜蜂!
繼續觀察,頭部有複眼和口器,根本就是蒼蠅嘛,只是遠遠望之像蜜蜂罷了!
搜尋後得知它是棲息於中海拔地區的寄蠅科寄生蠅屬昆蟲豔斑寄蠅。
加里山為中海拔地區符合它棲息條件,真是很棒的觀察與發現。
有點小遺憾沒有影片,若當時察覺它不是蜜蜂就會啟用錄影模式。

數位相片拍照零成本
雖非假期卻遇到不少到此活動者。
生態豐富景色優美的山區,拍了不少照片。
到家後抽空拿出相機記憶卡內容,真是頗為嚇人的數字,竟然超過8百張相片。
初步篩選去掉重複或畫面不優的內容,也還有5百張,需要再篩選幾次,只留下值得的內容。
當今拍照只需支付相機購買與記憶卡費用,拍照完全不需要任何費用,而且可以即時觀看結果。後須編修、保存與分享也甚為便利。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地就會產生不少的影像檔。
沒觀察到今天所有人的拍照方式,有看到的活動者都使用方便又容易觀賞的手機,大概只有自己使用不是很專業的相機,感覺蠻異類的。
手機螢幕大,拍照後可以立即仔細查看相片細節。不是很專業的相機螢幕小解析度又不高,不太容易查看細節,彌補方法是多拍幾張以防萬一,因此才會有這麼多相片。
不過因為相機的功能性,可以透過光圈、快門與曝光值的應用拍出比較有層次的影像,這也是自己近來喜歡用相機的原因。
沉澱幾天再繼續決定要留下哪些內容吧!
沒帶腳架,屈就於地形將就縮時攝影快速變化的雲霧。
放置相機的位置很明顯。
三十分鐘的時間,有兩位女山友看到相機後,脫口而出縮時攝影,顯見不少人認識熟悉這種攝影手法。
雲層變化速度緩慢,但霧氣上升的速度極快,不需要縮時就可見到霧氣上升的縮時效果。

資訊過載
上次在水社大山,一位山友談到一個月會來一趟。
這次聽到一位山友說每年會來一次加里山,不知有沒記錯單位,總之會定期來此。
自從對生態產生興趣以來,有不少次健行回來後總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前往,看看漏掉或觀察到生態的後續變化,然沒有一次成真!
最大問題是距離太遠,外加當前的狀況,很難實現再次探訪的念頭。以這次加里山行程,自行開車來回費時4小時,幾乎快接近在步道上的5個半小時。
自己每週走訪的附近郊山,出家門十來分鐘便可抵達,活動個2小時,還可以回家吃早餐。
郊山、低海拔、中海拔、百岳各有其特色,當然越少接觸的場域,不熟悉的內容肯定更多,也有更大的興致走訪。
一般人偶爾可以到餐廳打打牙祭或參加宴會品嘗美食,對於宴會的佳餚會有想品嘗的念頭,但不會有強烈想飽餐的念頭。
三餐無以為繼的街友,鮮少有機會品嘗美食佳餚。若有機會肯定會飽餐一頓,甚至會想方設法塞滿包括衣服在內的可能容器,好可以繼續品嘗。
那些可以經常走訪著名山岳的山友,如同偶爾可以打打牙祭或參加宴會的一般人。山岳對於自己彷彿山珍海味對街友般。
這讓自己想起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當今的媒體訊息對於現代人而言彷彿資訊過載,訊息如爆炸般無所不在。每天看新聞台會讓人抓狂,已經不知道多少年沒看過新聞台了。
一個普通的健行跟資訊過載啥牽連?
一趟熱門的中級山健行,竟然可以拍得超過8百張的相片與影片,這就是資訊過載。經過每一個角落的一景一物都想要全部收錄到記憶體內。
為何會如此?
街友有幸得以享受大餐,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享受,因而盡可能吃盡可能拿!
山友有幸得以走讀山林,不知道是否還有機會走訪,因而盡可能看盡可能拍!
事情就這麼簡單直白。
以加里山的行程而言,那位有幸可以週期前來的山友,總的來說收穫肯定比自己還多,起碼可以看到山川變化的歷程。
但就此趟而言,自己的收穫肯定比他還多,因為一景一物對自己都是新鮮的,而很多景物他都熟悉了。
不只這一次如此,幾乎每一次走讀山林過程都是如此。
很多人健行後,就是分享活動照片與簡單的見聞。自己則是需要花不少功夫,盡可能將所見所聞化成文字,並且將所獲得的影像編輯成影片,主要是做成日後自己可以回顧的資料,也順便跟有興趣的親友分享。
鳥類與動物觀察
整個健行過程白耳畫眉清脆的叫聲不絕於耳,也跟途中相遇的年輕人分享這個觀察。很幸運拍到清晰的覓食畫面。
在1.5K附近尚可以聽到風美溪潺潺水聲處,發現兩隻正在覓食的紫嘯鶇。接近時它們似乎沒察覺自己的出現,直到夥伴抵達才察覺,因此可以從容地拍照。
很遺憾時間尚早光線不足,又無法太靠近,因此影像的品質不優。不過可以在步道靜靜地觀察那麼久,也是一件樂事。
在三角點發現兩隻星鴉不停地覓食,其他山友忙著拍照與聊天之時,自己則是好好地欣賞兩隻星鴉飛舞覓食過程,也取得一些還可以的畫面。
二個月前見到星鴉停在喜好的華山松上頭,估計這邊應該也有華山松只是沒有見著。
在風美溪渡溪處見到一種未曾見過,類似繡眼畫眉的小型鳥,查詢後得知其為黃尾鶲,不是很常見的鳥類,曾經是夏候鳥,如今已經被認為是留鳥。稍後在登山口等夥伴時,也見到它停在信號線上頭。
因有一段距離,加上霧氣飄過來能見度變差,一開始認為是麻雀,因為平地這種體態類似會停在電線上頭的是麻雀。回頭一想不對,這裡是中海拔地區應該不是麻雀,很費力的觀察後覺得有點像繡眼畫眉。事後查看影像確認也是黃尾鶲。顯然它在這個區域或許已經有族群。這是今天新認識的鳥界朋友。
另外見到冠羽畫眉身影,聽到繡眼畫眉聲音,但沒有取得影像。
這次認識兩種昆蟲,豔斑寄蠅與食蟲虻科鉤拱翅食蟲虻屬 )的鉤拱翅食蟲虻。
沿途的植物可以肯定叫出名號者不多,絕大多數都是陌生的。
加里山步道最廣為熟知的植物是一葉蘭與水晶蘭,或許沒緣或許時機不對,都沒有見識它們的身影。
比較特別的植物是回到停車處前,隔壁的露營區綠籬處一株葉子很類似巒大杉,但果與植株型態不相同的喬木,查詢後得知其為台灣粗榧,很特別的喬木。
取得很多不知名植物,尚需要慢慢消化探究它們的身世。
加里山真的是很值得再次來拜訪,但此次平常天,卻也遇到幾十位山友,假日健行者肯定如過江之鯽。
唉,有沒有機會都在未竟之天,人多的問題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