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就是其中之一。郊野是很多人休閒的好去處,特別是假日。人群聚集的活動場所,各種人為的聲音總會伴隨而至,人聲、車聲、電子裝置聲音總是會此起彼落的出現。
人群逐漸聚集之後,有機會出現攤販以及休閒娛樂中最容易營造氣氛的卡拉OK。在對於生態或是環境還沒有太多感覺的年代,只要唱歌者聲音不要太離譜,或是聲音不要太吵,自己原則上沒有甚麼意見,而且有時還會在活動當中欣賞。不過,認識環境生態,特別是鳥類後,欣賞周遭的鳥聲是最大的享受之一,而卡拉OK的聲音成為最大的干擾源。第二個聲音干擾來源,是活動者隨身攜帶的收音機或是音樂撥放器,所發出的聲音。只要聲音不超過規定,或是內容沒有不雅,旁人是無從置喙的。
自己最常活動的豐原公老坪山區,最常看到與聽到聲音的鳥類,包含小彎嘴、五色鳥、樹鵲等,都有相當穩定的數量。
最近在郊山活動時,偶而會看到尾巴長,胸前有橘色毛,背腰部有白毛,體色鮮豔的鳥兒,總是會吸引我的關注。好像是這一陣子比較常看到,而且機率似乎有增加,只是一直不知道它的名號。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它在鳴叫,才知道它的叫聲,非常好聽。
查了資料得知它的名稱是白腰鵲鴝,是外來種,而且似乎會威脅到原來的鳥類,所以也算是一種入侵種。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於2009年5月份有一集介紹白腰鵲鴝的節目,詳細說明它的來龍去脈,也報導當時農政單位的處置過程[1]。
寵物店家稱為「長尾四喜」的白腰鵲鴝,被中國列為四大鳴禽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國與東南亞。公鳥愛唱歌而且很悅耳,外型亮眼又討喜,被以寵物鳥引進台灣,卻因為包含飼主棄養在內的原因,而成為籠中逸鳥[2]。白腰鵲鴝的適應力很強,各處都可以發現蹤跡。而且因為它喜歡利用竹筒或是樹洞築巢,這會與有相同習性的保育鳥類,例如棕面鶯、黃嘴角鴞等爭奪生存空間,
據媒體報導,農委會在2009年就對它發布通緝令[3],而且曾經捕獲700多隻[4]。
上述這些通緝以及捕捉的新聞與資料,是將近十年前的資料,後來就沒什麼後續的作為與報導。
若真的如當時大張旗鼓處理期間,所發佈的訊息,加上自己最近開始在活動區域觀察到,表示這個區域也淪陷了,似乎應該聯絡有關單位,看看他們有何看法。
公共電視。追緝絕色美聲-白腰鵲鴝。我們的島。2009/5/11。https://www.peopo.org/news/32425。存取日期4/30/2019
楊駿北。【台灣外來種】白腰鵲鴝 美麗外表的另一面。經典雜誌。第129期。2009.040。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5617。存取日期4/30/2019
林琬瑜。外來鳥通緝令 誘捕白腰鵲鴝。環境資訊中心。2009年06月30日。https://e-info.org.tw/node/44550。存取日期4/30/2019
張甯惠。搶食、爭地 770隻白腰鵲鴝被捕。環境資訊中心。2011年08月21日。https://e-info.org.tw/node/69542。存取日期4/30/201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