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 星期六

風光互補路燈觀察筆記

元旦搭車到神圳國中準備轉騎UBike到自行車文化探索館,順便觀察旁邊的風光電路燈一會兒,今天風機全部靜止,是靜風的因素嗎?本想詢問國中傳達室內的管理員,看到內頭有兩人,作罷!



粗略估算有七個風光電路燈,第一個路燈的太陽能板消失,電線裸露狀似被扯斷,不知是何因素造成何時會復原?

這些日子對於這些路燈的觀察似乎陷入先入為主的迷思,以為這些設施只被當成綠色環境或校園的花瓶。真相未明之前,不要對於過往公共設施的刻板印象而太早下定論。

自二年前開始搭公車到這裡換騎自行車到探索館執勤,對於這些路燈,一開始對於它配置風光綠能設施而給予讚賞。偶爾發現少數風機會瘋狂的快速旋轉,認為風力尚不足以讓它轉動如此快,而且只有少數一二個會如此。因而直覺是偷用市電讓其轉動,昭告路過者它是可以動作的,對其產生負面印象。

聖誕節前後東北季風增強,某天早上恰好又來此轉車。發現眾多風機此起彼落的轉動,又是認為更多風機瘋了!

中午再度來此轉車,因時間較為充裕,因此好整以暇的觀察。發現事情似乎不是自己想的如此,某些靜止的風機,其風扇另一側的尾翼會順應風向,位置適當時風扇開始轉動,正如先前看到瘋狂轉動的情形。稍後當風力變化或風機角度改變,運轉中的風機會停止轉動。為何其中有一支路燈的風機比較容易轉動?觀察後發現它位於神清路與某一巷道的交叉口,可以接受較多方向的風力,因此比較容易轉動。


所以這些風機是正常運作,可能只是自己觀察的時間不足,產生斷章取義的錯誤。

而且仔細思考,發電機跟馬達構造跟原理雖相同,但運作上有異。這個路燈上頭的風扇是要提供動能,讓發電機發電。而自己的誤解是它是電動機,吃市電能源推動風扇轉動。

探索網路資訊後得知這種系統的名稱是風光互補路燈,通常風力大小跟太陽光強弱呈互補的關係,互補因此得名。這種系統使用的風力機稱為中小型水平風力機,根據台灣中小型風力機發展協會所提供的訊息,這種系統的風力跟太陽能發電量大約都在200~400瓦之間,台灣有幾家供應商。

仗著專業而自以為是的自己,竟然未察覺這個本質上的差異,思量之下有些汗顏,好險沒有公開發佈自己先前的謬論。

沒有留言: